您好,欢迎访问中欧体育官网!
10年专注环保设备研发制造 环保设备系统设计\制作\安装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中欧体育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中欧体育美丽北京 十年有你 第十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唱响自然之约

作者:admin 时间:2023-06-20 14:47:13 点击:

  中欧体育展示美丽北京建设成果,回顾“我的环保十年”,唱响自然之约6月1日上午,第十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以下简称“环境文化周”)在位于西城区的“天宁壹号”剧场拉开帷幕。自2014年启动以来,环境文化周已经走过十年,见证并助力了北京市生态环境的十年蝶变。十年来,环境文化周累计推出活动百余项,受众近千万人次,是首都市民感受生态环境文化魅力,参与美丽北京建设的重要平台。

  第十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由市生态环境局、市委宣传部等8家单位联合举办,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6月1日至7日,以“美丽北京,十年有你”为主线项线上线下生态环境主题宣传和公众参与活动。期间,全市各区以及63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60家北京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结合自身特色,同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6月1日的“天宁壹号”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耸立在园区的大烟囱与背后的天宁寺塔相映成趣。这座原本的热电厂经过改造,已经蜕变为一座充满文艺气息的文化科技创新园。新与旧的参差对照,折射着北京绿色发展的历史缩影。

  开幕式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达40米由30块展板排列而成的主题展览展区,图文并茂展示了2013年以来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这也是本届环境文化周的一个重点内容“横览十年环保奋进路”,展现北京生态环保工作的跨度、精度和速度。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如今的北京,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美不胜收。这样的感官背后有一组组清晰的数据支撑。2022年,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 2.5)年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在2021年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基础上再创新低,在十年的时间里下降了66.5%,创造了特大城市大气治理的“北京奇迹”。

  “塔影远连空翠坞,钟声高入蔚蓝天。”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蓝天的向往从未停止过。路士跃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他的镜头下记录着北京天空的变化。“以前大家拍摄星轨,都爱到北京郊区,因为星轨拍摄对大气透明度要求特别高。”而现在随着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2017年,他在故宫拍摄到了一组星轨图片,还荣获了第十三届“牵手蓝天 你我同行”摄影比赛的奖项。

  一道道星轨书写着每一笔繁星的斗转星移,展示着每一次首都的环境改善。从“蓝天难见、繁星无影”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北京的蓝天让市民有了更多获得感。而蓝天的背后,是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坚持综合施策、科学施治、久久为功的结果。“北京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有三个关键点,第一,减排是硬道理;第二,我们有非常好的保障体系;第三个关键点是共同参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副处长谢金开说。

  走进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十年间的数据变化一目了然。“这是一张反映2013-2022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柱状图,大家可以从图中清楚看到北京市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实现了快速下降,空气质量全面大幅度改善。”在监测中心大气室的值班室内,室主任李云婷自豪地对“环保观察团绿游记”的团员们说。

  为了让公众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北京生态环境的变化,环境文化周已经连续三年推出“环保观察团绿游记”活动,邀请市民、专家、环保工作者等各界代表组成环保观察团,走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探寻美丽北京背后的故事。

  本届环境文化周共组建两支环保观察团,分别走进北京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监测中心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丰台)。两期节目分别于6月2日、4日通过“京环之声”一直播平台向公众播放,累计播放量超过两千四百万,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袁日涉是北京灯市口小学的一名老师,也是第一届北京环保明星中欧体育。她从6岁开始参与环保实践,到今年已经坚持了整整二十三年。本届环境文化周开幕式上,作为特邀嘉宾,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她的环保十年。

  从带领同学一起回收2000节废旧电池,发起“一张纸”环保小队,到今天成长为传播生态文明的教育者,可以说,袁日涉的成长就是北京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结出的硕果。

  本届环境文化周以“美丽北京 十年有你”为主线,聚焦十年北京生态环境改善历程,通过人物交流分享、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现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讲好北京生态环境故事。

  长期在大兴南海子拍摄天鹅的摄影爱好者潘清泉,从小就有一个天鹅湖的梦想。为此,他不仅拍摄天鹅,还自愿做起了保护鸟类野生动物的志愿者。“这些年我在拍摄时,一直呼吁大家文明拍摄鸟类,以不干扰不惊扰为前提进行拍摄;而且,我会做一些保护类的志愿服务工作,提高大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潘清泉说。

  “环境文化周举办的这十年,既是见证北京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十年,也是见证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升的十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处长郭萌说。

  6月5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2年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近五年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持续稳步提升,2022年公众环境意识指数为76.81,比2018年提高了6.29,同比提升1.04,其中环保行为践行度提高是2022年环境意识指数提高的主要因素。

  微光成炬,众志成城。像袁日涉、潘清泉一样,心系环保,十多年不遗余力为美丽北京建设加油助力的人还有许多,正是因为他们的接力传承、以身示范、发光发热,涓涓细流才能汇聚成蓬勃的汪洋大海,荧荧之光才会凝聚为璀璨星河。

  积极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广泛推动社会公众参与,不断凝聚社会力量,一直是环境文化周努力的目标。聘任生态环境公益大使就是其中一项坚持不懈的活动。开幕式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孙杨被聘任为新一届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

  据了解,自2014年活动开展以来,目前已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演员王雷、跳水奥运冠军高敏等23位来自各个行业的优秀代表加入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行列,他们主动参与、率先垂范,已经成为推动公众参与的重要力量。

  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聂一菁不仅是第一届环境文化周的主持人,更是首届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她十多年如一日主持各项生态环保公益活动,身体力行为美丽北京建设加油助力。“无论作为新闻工作者、环保公益大使,还是政协委员,我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生态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应尽义务,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用情、用心讲好属于自己的环保故事。”聂一菁说。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类似这样的自然美景在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下简称“翠湖湿地”)总能看到。作为今年环境日的北京主场地,6月5日上午,翠湖湿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有北京生态环境工作者、生态环境公益大使,以及生态环境志愿者和市民代表等。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和环保经历,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分享交流、献计献策。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在主场活动致辞中表示,2022年,北京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高,实现连续多年稳定提升。大尺度森林景观已成规模,生境连通性增强,“近自然化”特色突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我们积极拓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朋友圈,搭建合作平台,整合优质宣传资源,打造大宣教格局,推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任安欣欣说。“目前,像翠湖湿地这样的北京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已经有60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也已经发展到63家,它们都是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

  PM2.5是怎么测出来的?垃圾分类后都去了哪儿?污水是怎么变为清水的?危险废物又是怎么处置的?6月7日,环境文化周推出“环保设施环游记”第一期短视频,环保大V带领公众走进亚洲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厂也是北京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一探究竟。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为此,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在积极指导各设施单位开放的同时,今年又推出“环保设施环游记”系列活动。活动共六期,邀请环保大V带领公众走进各设施单位,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市民可以通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小程序预约参观。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传承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力军。6月3日,一年一度的“我爱地球妈妈”中小学生生态环保主题演讲比赛迎来了最终的决赛时刻。来自全市16个区44所中小学的45位选手进入决赛,围绕“我与自然的故事”这一主题,真诚表达他们的绿色主张。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海淀区红英小学的姜之尧同学和来自房山区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的李梦同学分别获得了小学组和中学组的一等奖。

  据了解,该演讲比赛已经持续开展近30年,累计参与学校4000余所,近3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活动。“多年以来,我爱地球妈妈演讲比赛在开展中小学生生态环境教育、普及生态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安欣欣说。

  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生态文明理念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是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一以贯之的原则。

  “海畔云山拥蓟城。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太行山燕山两大山脉在此交汇,围合出西北环山、东南向海的地形,这样的地形从高空俯瞰下去,很像一个海湾,所以人称北京湾”。6月6日下午,丰台第五小学的礼堂里座无虚席,现场一百余名师生聚精会神,共同聆听来自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城市生态环境研究所的所长乔青讲述“山水北京湾”的故事。

  讲到北京的野生花草、绿水青山,乔青情真意切,优美的语言犹如清丽的散文诗,极具感染力。同学们跟着她的精彩讲述,了解北京的山、认识北京的水,感受北京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之美,共同探知北京山水相依、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

  她的精彩讲述,给同学们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山水北京的形象。孩子们听到后深受启发,四年级八班黄瑞雯同学兴奋地说:“我通过今天的讲座,对北京的自然环境、城市发展、生态系统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我知道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今后我会身体力行地去保护北京的生态环境。”

  选择低碳出行、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参加环保实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是环境文化周期间发布的“自然之约”,号召市民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森林、生物,让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已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应该怎么办?

  六五环境日,全市各区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主题同频共振,一首首绿色的歌谣激情上演此起彼伏。

  美丽朝阳,向阳而生。在北京金台艺术馆,一场环保与艺术的盛宴,在六五环境日精彩开启。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致辞,联合国首授环保艺术大师、北京金台艺术馆馆长袁熙坤被聘任为朝阳区环保公益大使。深耕大尺度绿化建设,打造“公园里的城区”,朝阳区正在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区迈进。

  6月5日上午,美丽的龙潭中湖公园碧波荡漾。伴随着《让中国更美丽》沁人心脾的歌声,东城区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拉开了帷幕。活动现场,一个个闪光的荣誉“东城可持续之星”“优秀环保公益组织”“绿色生活好市民”脱颖而出,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理念接力传承。

  而这天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在大运河畔的柳荫广场上演。音乐会以大运河水岸森林为舞台,通过“爷爷”和“水娃儿”两位人物自孤山到运河之源的探秘经历串联整场,展现大运河“纳百川育两岸”的博大胸怀。现场音画完美结合,诠释四季轮转、生生不息的概念,启发观众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从零到一是突破,从一到十是坚守。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十年磨一剑已成经典,下一个十年又将呈现怎样的精彩?

  “未来,我们要全力以赴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打造成学习宣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的窗口,展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果的平台,开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课堂,带动全社会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北京。”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杨瑞红说。 文/褚宏芍

  展示美丽北京建设成果,回顾“我的环保十年”,唱响自然之约6月1日上午,第十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以下简称“环境文化周”)在位于西城区的“天宁壹号”剧场拉开帷幕。自2014年启动以来,环境文化周已经走过十年,见证并助力了北京市生态环境的十年蝶变。十年来,环境文化周累计推出活动百余项,受众近千万人次,是首都市民感受生态环境文化魅力,参与美丽北京建设的重要平台。

  第十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由市生态环境局、市委宣传部等8家单位联合举办,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6月1日至7日,以“美丽北京,十年有你”为主线项线上线下生态环境主题宣传和公众参与活动。期间,全市各区以及63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60家北京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结合自身特色,同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6月1日的“天宁壹号”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耸立在园区的大烟囱与背后的天宁寺塔相映成趣。这座原本的热电厂经过改造,已经蜕变为一座充满文艺气息的文化科技创新园。新与旧的参差对照,折射着北京绿色发展的历史缩影。

  开幕式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达40米由30块展板排列而成的主题展览展区,图文并茂展示了2013年以来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这也是本届环境文化周的一个重点内容“横览十年环保奋进路”,展现北京生态环保工作的跨度、精度和速度。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如今的北京,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美不胜收。这样的感官背后有一组组清晰的数据支撑。2022年,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 2.5)年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在2021年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基础上再创新低,在十年的时间里下降了66.5%,创造了特大城市大气治理的“北京奇迹”。

  “塔影远连空翠坞,钟声高入蔚蓝天。”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蓝天的向往从未停止过。路士跃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他的镜头下记录着北京天空的变化。“以前大家拍摄星轨,都爱到北京郊区,因为星轨拍摄对大气透明度要求特别高。”而现在随着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2017年,他在故宫拍摄到了一组星轨图片,还荣获了第十三届“牵手蓝天 你我同行”摄影比赛的奖项。

  一道道星轨书写着每一笔繁星的斗转星移,展示着每一次首都的环境改善中欧体育。从“蓝天难见、繁星无影”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北京的蓝天让市民有了更多获得感。而蓝天的背后,是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坚持综合施策、科学施治、久久为功的结果。“北京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有三个关键点,第一,减排是硬道理;第二,我们有非常好的保障体系;第三个关键点是共同参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副处长谢金开说。

  走进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十年间的数据变化一目了然。“这是一张反映2013-2022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柱状图,大家可以从图中清楚看到北京市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实现了快速下降,空气质量全面大幅度改善。”在监测中心大气室的值班室内,室主任李云婷自豪地对“环保观察团绿游记”的团员们说。

  为了让公众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北京生态环境的变化,环境文化周已经连续三年推出“环保观察团绿游记”活动,邀请市民、专家、环保工作者等各界代表组成环保观察团,走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探寻美丽北京背后的故事。

  本届环境文化周共组建两支环保观察团,分别走进北京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监测中心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丰台)。两期节目分别于6月2日、4日通过“京环之声”一直播平台向公众播放,累计播放量超过两千四百万,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袁日涉是北京灯市口小学的一名老师,也是第一届北京环保明星。她从6岁开始参与环保实践中欧体育,到今年已经坚持了整整二十三年。本届环境文化周开幕式上,作为特邀嘉宾,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她的环保十年。

  从带领同学一起回收2000节废旧电池,发起“一张纸”环保小队,到今天成长为传播生态文明的教育者,可以说,袁日涉的成长就是北京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结出的硕果。

  本届环境文化周以“美丽北京 十年有你”为主线,聚焦十年北京生态环境改善历程,通过人物交流分享、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现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讲好北京生态环境故事。

  长期在大兴南海子拍摄天鹅的摄影爱好者潘清泉,从小就有一个天鹅湖的梦想。为此,他不仅拍摄天鹅,还自愿做起了保护鸟类野生动物的志愿者。“这些年我在拍摄时,一直呼吁大家文明拍摄鸟类,以不干扰不惊扰为前提进行拍摄;而且,我会做一些保护类的志愿服务工作,提高大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潘清泉说。

  “环境文化周举办的这十年,既是见证北京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十年,也是见证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升的十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处长郭萌说。

  6月5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2年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近五年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持续稳步提升,2022年公众环境意识指数为76.81,比2018年提高了6.29,同比提升1.04,其中环保行为践行度提高是2022年环境意识指数提高的主要因素。

  微光成炬,众志成城。像袁日涉、潘清泉一样,心系环保,十多年不遗余力为美丽北京建设加油助力的人还有许多,正是因为他们的接力传承、以身示范、发光发热,涓涓细流才能汇聚成蓬勃的汪洋大海,荧荧之光才会凝聚为璀璨星河。

  积极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广泛推动社会公众参与,不断凝聚社会力量,一直是环境文化周努力的目标。聘任生态环境公益大使就是其中一项坚持不懈的活动。开幕式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孙杨被聘任为新一届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

  据了解,自2014年活动开展以来,目前已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演员王雷、跳水奥运冠军高敏等23位来自各个行业的优秀代表加入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行列,他们主动参与、率先垂范,已经成为推动公众参与的重要力量。

  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聂一菁不仅是第一届环境文化周的主持人,更是首届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她十多年如一日主持各项生态环保公益活动,身体力行为美丽北京建设加油助力。“无论作为新闻工作者、环保公益大使,还是政协委员,我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生态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应尽义务,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用情、用心讲好属于自己的环保故事。”聂一菁说。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类似这样的自然美景在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下简称“翠湖湿地”)总能看到。作为今年环境日的北京主场地,6月5日上午,翠湖湿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有北京生态环境工作者、生态环境公益大使,以及生态环境志愿者和市民代表等。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和环保经历,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分享交流、献计献策。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在主场活动致辞中表示,2022年,北京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高,实现连续多年稳定提升。大尺度森林景观已成规模,生境连通性增强,“近自然化”特色突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我们积极拓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朋友圈,搭建合作平台,整合优质宣传资源,打造大宣教格局,推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任安欣欣说。“目前,像翠湖湿地这样的北京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已经有60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也已经发展到63家,它们都是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

  PM2.5是怎么测出来的?垃圾分类后都去了哪儿?污水是怎么变为清水的?危险废物又是怎么处置的?6月7日,环境文化周推出“环保设施环游记”第一期短视频,环保大V带领公众走进亚洲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厂也是北京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一探究竟。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为此,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在积极指导各设施单位开放的同时,今年又推出“环保设施环游记”系列活动。活动共六期,邀请环保大V带领公众走进各设施单位,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市民可以通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小程序预约参观。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传承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力军。6月3日,一年一度的“我爱地球妈妈”中小学生生态环保主题演讲比赛迎来了最终的决赛时刻。来自全市16个区44所中小学的45位选手进入决赛,围绕“我与自然的故事”这一主题,真诚表达他们的绿色主张。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海淀区红英小学的姜之尧同学和来自房山区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的李梦同学分别获得了小学组和中学组的一等奖。

  据了解,该演讲比赛已经持续开展近30年,累计参与学校4000余所,近3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活动。“多年以来,我爱地球妈妈演讲比赛在开展中小学生生态环境教育、普及生态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安欣欣说。

  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生态文明理念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是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一以贯之的原则。

  “海畔云山拥蓟城。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太行山燕山两大山脉在此交汇,围合出西北环山、东南向海的地形,这样的地形从高空俯瞰下去,很像一个海湾,所以人称北京湾”。6月6日下午,丰台第五小学的礼堂里座无虚席,现场一百余名师生聚精会神,共同聆听来自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城市生态环境研究所的所长乔青讲述“山水北京湾”的故事。

  讲到北京的野生花草、绿水青山,乔青情真意切,优美的语言犹如清丽的散文诗,极具感染力。同学们跟着她的精彩讲述,了解北京的山、认识北京的水中欧体育,感受北京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之美,共同探知北京山水相依、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中欧体育。

  她的精彩讲述,给同学们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山水北京的形象。孩子们听到后深受启发,四年级八班黄瑞雯同学兴奋地说:“我通过今天的讲座,对北京的自然环境、城市发展、生态系统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我知道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今后我会身体力行地去保护北京的生态环境。”

  选择低碳出行、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参加环保实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是环境文化周期间发布的“自然之约”,号召市民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森林、生物,让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已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应该怎么办?

  六五环境日,全市各区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主题同频共振,一首首绿色的歌谣激情上演此起彼伏。

  美丽朝阳,向阳而生。在北京金台艺术馆,一场环保与艺术的盛宴,在六五环境日精彩开启。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致辞,联合国首授环保艺术大师、北京金台艺术馆馆长袁熙坤被聘任为朝阳区环保公益大使。深耕大尺度绿化建设,打造“公园里的城区”,朝阳区正在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区迈进。

  6月5日上午,美丽的龙潭中湖公园碧波荡漾。伴随着《让中国更美丽》沁人心脾的歌声,东城区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拉开了帷幕。活动现场,一个个闪光的荣誉“东城可持续之星”“优秀环保公益组织”“绿色生活好市民”脱颖而出,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理念接力传承。

  而这天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在大运河畔的柳荫广场上演。音乐会以大运河水岸森林为舞台,通过“爷爷”和“水娃儿”两位人物自孤山到运河之源的探秘经历串联整场,展现大运河“纳百川育两岸”的博大胸怀。现场音画完美结合,诠释四季轮转、生生不息的概念,启发观众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从零到一是突破,从一到十是坚守。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十年磨一剑已成经典,下一个十年又将呈现怎样的精彩?

  “未来,我们要全力以赴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打造成学习宣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的窗口,展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果的平台,开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课堂,带动全社会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北京。”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杨瑞红说。 文/褚宏芍